第(3/3)页 “殿下,之前来的那批百姓,我们已经是暂时将他们安置在宁远县了,等下一批工程开始,就可以招募他们了。” 那官员有些兴奋:“这个以工代赈的法子是真的好,你看陛下,我们这个小县城,原本是没有这么大的,目前外沿已经扩大了很多,现在城墙边上都已经搭建起了房屋,还有附近的荒田,本来都荒废着,现在都已经开垦了,如果继续种植的话,等到来年,收成一定不错,再有一些小作坊,承接的也是洛阳城里的事情,人多了,要的东西也就多了,生产的东西也就多了,这大街上,可比起以前热闹多了。” 官员有些絮絮叨叨,李承乾看着眼前的县城大街,大街上的确很热闹,拉着货物的马车进进出出,平常一下午都没几个人的茶馆,经常会坐满人,都是那些穷苦百姓,因为茶馆很便宜,一个下午,只需要一文钱就可以了。 在后方,县城更远处,其实那里原本是片荒地,可借着以工代赈这个事,直接就将荒地给开垦了,变成了良田。 在不远处,也修了好几栋房屋起来,已经算是形成村落了。 这是一个好变化。 李承乾内心默默地想着。 这一次他深入一线,自己所见所闻,整个以工代赈,的确是利国利民的好政策。 不仅对本地的县城有利,因为灾民一旦定居下来,都会变成县城的人口。 也对灾民有利,更对国家有利,以工代赈减轻了国库的负担,因为国库的支出随着那些修路开垦、兴建水利工程,竟然还能产生一定的利润。 其实这种以工代赈方法,在后世就是搞基建来拉动经济。 李承乾深吸了口气,看着不远处有百姓骑着一辆奇奇怪怪的铁疙瘩过来,他知道那是单车,是最近在长安赵尘的最新发明。 赵先生,当真神人。 在这个时候,李承乾又是想起了自己父亲对赵尘的评价。 他心里也是开始认同起来,知行合一,果然对我有很大的帮助。 经过自己的判断,这知行合一就是好政策。 旁边的官员兴奋完了,又是有些忧虑说道:“殿下,不过我县还有一个问题,储备的粮食已经是快不够了,以工代赈对粮食的消耗太多了,另外下官让人去打听了一阵,黄河下游那边,往这边迁徙的百姓更多,而且,马上就要到六七月份了。” 第(3/3)页